官嫂 作品

第419章 隻爭朝夕

    

-

啟動會開始之後,流程隻有三個,一個是由包容開場,負責講明白此次啟動會的目的和意義。第二個就是由張元慶這個參與製定的重要一員,開始詮釋此次大營商考覈辦法具體內容。第三個就是由鮑勇來做最後總結髮言。

有些人覺得這種會議是形式,長篇大論的冇有新意。可是有些形式是必須要走的,否則都不把這件事當回事,誰會去執行?還不是你怎麼說,他就怎麼乾。

由於開場張元慶點名的嚴肅,讓參會人員收起了輕視之心。至少冇有按規矩的那些人,已經上了組織部長的本子,等於吃了虧了。

殺雞儆猴,其他人多多少少老實了一點。

不過他們也知道,這些人既然敢不來,肯定都是硬茬子。張元慶這麼搞他們,他們肯定會有反擊的。隻是目前,好漢不吃眼前虧,在強壓之下,大多數人還是乖乖服從的。

有些人還拿出本子,認認真真的記錄著。

會議前兩個流程進行完之後,到了鮑勇最終總結講話。

鮑勇是有稿子的,他完全是照稿子念,而且念得速度也比較快,可見他心情也不是很好。固然這些人是在挑釁張元慶,但是也冇有把他這個副書記放在眼裡。

所以強調要在推行過程中加強組織性、紀律性這一段時,他加重了語氣,並且表示將會以嚴厲的態勢追查推行考覈方案中的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行為。

這是為全體乾部敲響警鐘,顯然有些人是聽進去了。

按說鮑勇總結完畢之後,會議就結束了。

鮑勇說完之後,習慣性的問了問左右:“各位領導還有什麼要補充的?”

包容等人臉色嚴峻,紛紛搖頭。

張元慶卻開口:“鮑書記,請給我五分鐘的時間,我還有幾句話想要說。”

鮑勇見狀,微微皺眉隨後就讓他開口。

張元慶目光看向全場,然後冷冷說道:“經過這個啟動會,大家應該明白,大營商考覈辦法推行的重要性。這個方案曆經一個月的時間,共有多名專家參與討論。編製人員之中,含有侯市長、彭書記、常縣長、鮑書記等領導。

可見這件工作的重要性,得到了市、縣的認可,也灌注了很大的心血。而法規製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,貫徹執行法規製度關鍵在真抓,靠的是嚴管。”

張元慶也拔高了站位,站在政策的製高點:“我個人榮辱無所謂,但是任何人有違此次考覈辦法的嚴肅性、正規性,我將代表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嚴懲。我們常說,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希望大家對照這八個字好好想想。

我們每一位在職同誌為組織為人民工作的時間是有限的、寶貴的,我也常常自勉要以隻爭朝夕的精神做好每一項工作,堅持每天向黎明致敬!推行這項工作不易,我將與大家一道努力。如果有誰掉隊,組織會拉他一把。如果有誰拖後腿,組織的鐵拳會落在他身上!”

張元慶補充的這幾句,分量都非常重。而且他的話一開口,就表明瞭他的態度。至少今天公然違反紀律的幾個人,他是不會放過的。隻是很多人都想不通,現在的張元慶怎麼敢於說這種話。他不就是有省領導的喜歡麼,可是總不能找省領導對這些科級乾部一一下手吧。

鮑勇也頻頻看向張元慶,大概有些吃驚於張元慶的強硬。

張元慶五分鐘發言結束之後,會議正式結束。

“張縣長,組織部將會對這些乾部進行問責,不過我建議還是大事化小。”

會議一結束,鮑勇就收拾了東西離開。包容找上了張元慶,對他的強硬也有些擔憂。

其實問責這兩個詞用在這方麵都稍顯重了,就算冇有來開會,人家隻要有正當理由,最終還是不了了之的。

總不能冇來開會,你就把人家開了吧。這又不是古代,能夠搞什麼軍法如山。

張元慶沉著臉:“包部長,不是我在小題大做,而是如果這件事從一開始就遭遇種種問題不處理,到後麵就不會有人將這個考覈辦法當一回事。”

包容歎息了一聲,覺得張元慶有些理想化了。

包容勸了一句:“張縣長,所謂管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,在體製內就更是如此。我建議,逐個找他們進行交流,儘量把重要性講清楚,不宜製造矛盾,一旦形成某種對立,後麵會麻煩無窮。”

包容這麼說,也是為了張元慶好。他從組織的角度,最多也就是打電話批評兩句。可是對湯舜德以及俞紅豐來說,組織部的批評,他們也未必放在眼裡。

他們除了對彭泰來、常明雲有所敬畏之外,就是組織部也不可能為了一些小事,直接把他們從崗位調離吧。

在會上記錄也好,說一些敲打的話也好,都是一種手段,並不能真正形成一種懲處的力量。

張元慶這麼做,容易樹敵。在冇有把握,一手將其拍倒的前提下,還是要隱忍為主。

其實包容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冇說,那就是張元慶並冇有上層足夠力量的支援。甚至彭泰來還有換將的想法,這時候張元慶在他身上借不到力。

如果張元慶把事情捅到彭泰來那邊,很有可能就是各打五十大板,最終不了了之。所以剛開始也許還能鎮得住人,後麵一旦彆人都不將你當一回事了,你也無計可施。

畢竟張元慶的身份就在這裡,哪怕有些名聲在外,也不足以鎮住這麼多老江湖。

張元慶點了點頭:“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,如果我的路走不通,我會想辦法先脫身的。”

包容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你想要乾事的心是好的,不過不要學常縣長的風格,真有什麼事情跟葉縣長多交流交流,他會給你一些真知灼見的。”

這番話從包容的嘴裡說出來,張元慶真有些不習慣。原本他認為,縣裡麵隻有彭泰來和常明雲兩股力量。

現在看來,常溪縣這個班子,最大問題就是各懷心思、各懷鬼胎。這些人的心思,幾乎冇有完全放在工作上。

在這種環境下,想要做出一番事業,難度是相當的大。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