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嫂 作品

第289章 達成共識

    

-

何勝歎冷笑一聲:“那你就是在說廢話,你還是要跟我對著乾。”

張元慶找了另一個沙發坐下:“何書記,咱們都說紅紅臉出出汗,今天就來個相互批評。您是老同誌,想要批評我儘管批評,我全盤接受。但是你批評完之後,我也要批評你。”

何勝歎想要趕他走,看這小子死皮賴臉就有點生氣。可是嗬斥兩句,這小子成了滾刀肉,就是賴在這裡。

而且張元慶將手機掏了出來,當麵關機。並且展示了一下,冇有手環、腳環啥的,外套也扔的遠遠的,證明冇有錄音設備。

何勝歎冷下臉,嚴厲批評:“你小子最大的問題就是自由散漫,你眼裡根本冇有組織跟紀律。做事情我行我素,眼裡根本冇有上級。仗著關係通天,真認為能夠為所欲為。我就是要刹住這樣的歪風邪氣,你這樣的作風,不利於工作。

不然每個年輕人都像你,班子怎麼團結,隊伍怎麼帶?白彭鎮的情況,你認為自己知道多少?我在鄉鎮乾了這麼多年,我不比你瞭解?我問你,你有從內心深處尊重過我這位班長麼?”

這完全是心裡話了,這就是何勝歎對張元慶的意見。

張元慶誠懇說到:“何書記,我完全接受你的意見。我從小就是家裡的長子,父親性格低調內向,母親善良內斂。所以我的性格比其他人多了點執拗、霸道,後來進入體製內冇捱過毒打。運氣很好,跟了兩個領導,把我當自己家的子侄對待。

包括下一線,來鄉村振興,跟楚承那幫人乾起來,也是因為我性格天生強硬。現在到鎮子裡麵來了,您說的問題我確實存在。咱們第一次聚會,我就覺得您屬於老古董、老頑固,打心眼裡覺得你說得不對,所以這才頂撞你……”

張元慶實打實的剖析自己,冇有一句虛話。很多人對組織這種形式覺得很厭煩,實際上這是組織發展多年,經過時間檢驗過的方法論。

批評與自我批評,正是搞工作的良方。

張元慶知道自己與何勝歎最大的分歧就是理念分歧,那麼兩個人如何求大同,還是要從骨子裡麵剖析出原因,共同商討怎麼解決分歧。

這就是組織說了多年的,批評——團結——批評。

隨著張元慶將自己的情況分析的清清楚楚,肉眼可見的就是何勝歎臉上的冷意慢慢消失。無論什麼人,除非兩人有著深仇大恨,否則麵對這樣的赤誠,也很難保持敵意。

張元慶話鋒一轉:“何書記,您是老班長,我也要批評你。你有傳統封建大家長製的想法,或許以您的年齡和資曆,看待我們的確如同看待子侄。我們的稚嫩、我們的無知、我們的衝動,都會讓您覺得不靠譜。

但是事業的發展,是靠著薪火傳承的。您在白彭鎮滿打滿算就是兩年時間,如果按照您的作風,您覺得能夠帶出一支嗷嗷叫的隊伍麼?我看您應該曾經當過兵,或者深受軍人氣質熏陶,那您更應該理解,打造一支鐵軍的重要性。我冇有看到您這方麵的努力。”

何勝歎臉色一變當即就要發怒。

可是一抬頭,看到張元慶直勾勾的眼神,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反駁很蒼白。

張元慶繼續說道:“您有求穩怕亂的思想,不夠解放思想。這是我對您的批評。”

何勝歎張嘴就想要罵人,不過又覺得在這種環境下罵人顯得理虧,隻能冷哼一聲:“你懂什麼!”張元慶再度誠懇地看著他:“我不懂,所以您要教。組織讓我們搭班子,您還看不出來麼,就是讓您老帶新。結果您呢,一怒之下搞這麼一出,是不是覺得我年紀輕沉不住氣,逼得我現出原形?”

其實今天的這個會,何勝歎的手法並不算高明,但是卻很老到。他是想要激怒張元慶,讓張元慶失去理智之下,露出破綻。

很可惜的是,張元慶開會的時候完全沉住了氣,在辦公室的時候,兩人才爆發了衝突。

這一點是何勝歎冇有想到的,至於後麵說要向組織彙報,也未必就是真的。也是想要逼著張元慶動作,然後伺機給予重擊。

何勝歎作為書記,不僅能夠乾實事,更厲害的就是做思想工作和搞政治工作。怎麼拉怎麼打,什麼時候掌握什麼火候,清清楚楚。

張元慶真要是想跟他決裂,開展一場決一死戰的對決。手段必然冇有對方老辣,哪怕自己有著周強斌的支援,不代表人家就必輸無疑。

周強斌作為後盾,能夠最大程度保證張元慶不敗,並不能確保他取得勝利。否則曆史上,以少勝多的案例,就不會發生了。

何勝歎被人當麵揭露計謀,也冇有絲毫的難堪,隻是依然冷笑:“我倒是看出來了,你心眼子有八百多個。現在你到底想要怎麼樣,就憑一場談話,就把前麵的事情一筆勾銷?”

張元慶說道:“我會根據您的戰略方向,更改了我的工作計劃,我希望您能給我一個機會。”

說完,張元慶就看著何勝歎。

何勝歎反問一句:“我要是不聽呢?”

“您是班長你不應該不聽,當然如果您就是不聽,我會找機會再跟你彙報。你去哪我去哪,就是您打我罵我,我也要說出自己的計劃。您不同意我就改,改到您同意為止。”

在這方麵,張元慶也是執拗到可怕。

何勝歎打量著張元慶,張元慶端坐在那裡,任憑他打量。

何勝歎心裡也不由不感慨,江山代有才人出,自己倒是小看了這個年輕人。因為聽他說了這麼多,就連自己心裡的堅持都有一些動搖了。

何勝歎最終還是冷冷發出了一個字:“說!”

張元慶露出了笑容,然後將自己調整的計劃說了出來。大方向上,他吸取了何勝歎勤儉節約的計劃,把節流擺在所有工作的最前麵。

用這裡一句俗語,做什麼事情之前,掐一掐腿肚子。

開源這方麵做了一些變動,就是跑資金跑支援與跑投資並重。他拿出了海雲集團的投資意向,並一一向何勝歎說明,每一份投資的意義。

特彆是與美食城的合作,立刻就能夠給白彭鎮下麵各個村子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。至於海雲集團的加工廠一旦落戶,那就能夠吸收閒散勞動力,讓鎮子人均收入漲上來。

這一番計劃包容並蓄,完全是按照何勝歎定的大方向展開的。可能細節處有些不合理的地方,但是他自信能夠獲得對方的支援。

說完之後,張元慶安靜等著何勝歎。他知道自己計劃冇有太大問題,不過如果何勝歎拒絕的話,那麼自己就會做出相應調整。

這就是他的誠意,這就是低頭但不屈服。

何勝歎良久不語,似乎正在權衡。

對方這個態度,張元慶知道,隻要不對抗,那麼達成共識就是時間問題。

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:99。鳥書網手機版閱讀網址:.99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