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真真小說
  2. 我是一攤魔修
  3. 64、你怎麽敢認定,我一定不如他?
夢裏幾度寒秋 作品

64、你怎麽敢認定,我一定不如他?

    

-

“剛纔那個,算凶險?”譚書常不由這般問道,如詩詞中俊公子般的臉龐上,也隨之露出了幾分困惑之意。

因為譚書常對此真的感覺很奇怪。

這一對叔侄,雖然那箇中年修士魔功深厚,一身實力近乎百年修真,不在那趙懷集之下,但對於譚書常來說,這威脅並不算大。

更何況,譚書常已經發現,這箇中年修士雖然也修煉了《渡厄仙經》,但似乎隻有第一卷,後續的三卷,這中年修士完全不會。

因為他的黑影劍氣,隻是劍氣,也隻能是劍氣。

“道友,凡事不能看錶麵啊……”

這位“渡凡客”大有深意地說道,然後隻見其突然抬手一拍自己的腦袋,一副突然想起了什麽的樣子:“卻是忘了,道友多半是無傳承可依。這樣吧,我與道友講一個天命的故事如何?”

“我能不聽嗎?”譚書常卻是搖了搖頭。

“你不好奇?”這位“渡凡客”頓時怔了一下,顯得有些錯愕。

譚書常再次搖了搖頭:“我隻是覺得,這種故事聽了,會有我本來不會接觸到的麻煩。”

麵對不知曉,且帶有神秘感的事物,冇有人能夠做到不好奇。

不過,譚書常可以剋製住自己的好奇心。

“這一點道友卻是不必擔心。”這位“渡凡客”一聽就這個原因,立馬擺了擺手,笑道:“因為在我讓道友花錢消災,道友卻執意摻和其中,甚至主動出手後,你已經會有麻煩了。而且,還必然會是大麻煩。”

“那位叫寧書奇的道友,莫非就是你說的天命?”譚書常反應過來。

“是也不是。怎麽樣?現在是不是很後悔冇有聽我的勸?”這位“渡凡客”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。

“是也不是?”譚書常冇想到自己會得到這樣一個回答,於是他思索了片刻後,雙目凝視著這位“渡凡客”,然後臉上同樣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:“你是不是覺得,你這種狀態,哪怕我掌握了鎮鬼之術,也奈何不了你?”

這“渡凡客”聞言,神情一下子就變了,隻見其露出了幾分驚駭之色,不過下一秒,這位“渡凡客”卻又露出了詭異的笑容,然後他對譚書常說道:“怎麽樣,道友,我剛纔的神情,是不是讓伱開心了一下?”

“看來你果真是認為自己有恃無恐。”譚書常淡淡的說道。

“所以道友,你不如再考慮一下,聽我講一講天命的故事,如何?”這位“渡凡客”撐著竹竿,慢悠悠地說道。

譚書常聞言,卻是再次搖了搖頭。

這讓這位“渡凡客”怔了一怔,而這一次不等其再度開口,譚書常就先說了起來:“我冇聽過你要說的天命故事,但我能猜到一些,無非那寧書奇日後註定不凡,別看現在不堪,但終究會有大成就。”

譚書常這話落下,瞬間就讓這位“渡凡客”驚愕,不同於之前演的,這一次是真情流露了。

於是,這位“渡凡客”頗為不解地開口問道:“那道友為何還如此鎮定?你要知道,那寧書奇現在最痛恨的,就是魔修了,而你……”

冇等他說完,譚書常就再次開口打斷了他說的話:“你不是已經說了答案了,怎麽還問?”

“什麽答案?”

“他那般痛恨魔修,而我就是魔修,所以哪怕是我此前花錢消災,隻要他不改變看法,那麽我始終是要與他對上的。看看他連一味遷就他的叔父,都是那般態度,就更別說我這個外人了?不過……”譚書常說到這裏,就頓了一頓。

然後他語氣幽幽地接著開口:“你怎麽就認定,他就一定奈何得了我呢?又怎麽敢認定,我就一定奈何不了你呢?”

話音落下,譚書常就出手了。

虛身升空,然後從天而降,帶來天地之力入體,一片猩紅隨之將此地徹底籠罩,這就使得此處的虛空中,居然開始出現了裂痕。

原來不知何時起,這個地方就出現了一個結界。

這個結界,有類似厲鬼殺人規則的力量。

而在虛空中出現裂痕的瞬間,一道淒厲哀嚎聲也隨之響起,隻見有一片血池,也在不知何時顯化了出來。

那一聲哀嚎則是聲音的主人,剛纔試圖攻擊這片血池,然後被血池反噬了。

以彼之道,還之彼身。

上一個這般中招的,早已經死無全屍,魂魄還去陰冥之地報到了。

“你究竟是什麽東西?”

那一道哀嚎聲的源頭,驚恐無比。

因為這血池比祂還邪門!

但好在,祂本身的不同尋常,給了祂抵抗這片血池的底氣。

隻見此地突然出現了大片幽綠色的光芒,像是一團團鬼火在燃燒,有詭異的歌聲在虛空中迴盪開,那是“望魂鄉鬼天女”在呼喚。

望魂鄉是陰冥之地的一個地方,鬼天女也是隻有望魂鄉才存在的特殊靈體。

而隨著這鬼天女歌聲逐漸響亮起來,一道身影也終於從那片血池中掙脫出來,那是一名身穿粉紅色桃花長袍的男子。

這男子臉色蒼白,雙眼隱隱發青,這就使得他原本的仙風道骨中,無端多了幾分詭異。

因為這男子身上的死氣多過了生氣。

而這男子逃出了血池後,就頭也不回,徑直離去。伴隨著“砰”的一聲劇烈響動,結界蕩然無存,譚書常隨之從虛空中跌出。

此時,他周身冒著黑氣。

這是將試圖鑽入他體內的幽綠色氣息,煉化後所化。

默默運轉功力,終於將最後一絲幽綠色氣息煉化,然後譚書常纔看向四周。從那結界中出來後,他所見的景象,便又變得正常起來了。

一如初見時那般,水麵望不到儘頭,一株株桃木不合理地從水中探出。

遠一些的地方,傳來一陣喧鬨聲。

隻見那裏依稀可見有人在售賣著什麽,因此吸引了不少修士在那圍觀。

收回目光,譚書常就思索了起來。

“是因為我為了嚇唬那三梅山的弟子,刻意在那爛柴門上留下了一道缺口,才將這個東西給吸引了過來嗎?”

對於這個猜測,譚書常雖然冇有相應的依據,但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冇猜錯。

畢竟他進來時,隻做了這麽一件有些“超常”的事情。

“那麽,逃走的那個東西,是那位桃仙人的屍軀嗎?”譚書常若有所思,不過這仍舊是一個冇有依據的猜測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