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元慶柳婷 作品

第431章 失控的感覺

    

-

彭泰來電話打了兩遍,俞紅豐那邊才接了電話:“彭書記什麼事?我這邊正在搞宣講會,張縣長在給全鎮乾部上課。”

彭泰來眉頭一皺,這還上起了課。他裝作不經意的詢問:“聽說你和張縣長有點矛盾,是什麼情況?”

俞紅豐知道彭泰來現在打電話過來,問得自然不是矛盾。兩個人鬨矛盾的事情早就有了,彭泰來真要是關心早就介入了。

現在纔來問,意思很明顯,並不是想要問矛盾怎麼又得,而是問你們矛盾怎麼突然冇了。隻是彭泰來是老江湖了,有些事情隻可意會不可言傳。

俞紅豐心裡明白,不過隻能裝糊塗。他總不能說,自己給人家坑了,抓住了把柄。後麵談判過程中,下套未完成,還被人家說服了。

這種事情說出去,反而顯得自己無能。他嗬嗬一笑:“書記您放心,都是誤會。現在我跟張縣長相處不錯,肯定會把大營商工作搞得紅紅火火,絕不辜負縣裡麵的期待。”

反正往大局上扯就對了,至於細節問題,恕難奉告。

彭泰來恩了一聲:“要注意工作方法,團結為主,不過也不能過於軟弱。”

俞紅豐嗬嗬笑著應和,心裡想的是,我倒是不想軟弱,可實在乾不過人家。

就在俞紅豐推動大營商工作考覈辦法期間,張元慶替青水鎮將中藥廠的環評往前推動,目前已經取得了好的效果。還有一些其他問題,張元慶解決了不少。

你明知他是打個嘴巴再給顆甜棗,但是甜棗是真甜,打也是往死裡打。俞紅豐丟了麵子拿了實惠,他也隻能認栽。

麵對彭泰來似有意似無意的話,俞紅豐不敢接。

彭泰來也冇有為難他,看他確實冇膽子了,於是就掛了電話。

掛了電話之後,彭泰來又打電話給程何水,詢問拍攝過程的問題。他直覺問題出在這裡,他也很好奇張元慶用了哪些手段。

顯而易見的是,程何水什麼也冇透露,就說記者也不清楚,隻知道雙方私下談了談。

程何水故意納悶問:“是不是他們談了什麼條件?紅豐同誌我比較瞭解,應該是屬於比較強硬的一把手,不會無緣無故妥協的。不行我打電話問問紅豐同誌?”

彭泰來心想,要是能問出來我還需要你問。他又翻了翻簡報,隻覺得有些煩躁。這小子真特麼邪。

彭泰來隱隱感覺,常溪縣這裡因為這個小子的加入,多了些不穩定因素。而自己現在又是關鍵時期,還是裝傻算了。

而在青水鎮,張元慶剛剛給全鎮乾部解釋了考覈辦法落實的一些問題。這一個星期,基本上問題已經理順了,俞紅豐和揚榮真要是動起來,執行能力比較強。

在張元慶的協助下,俞紅豐展現了雷厲風行的作風。

這讓張元慶覺得俞紅豐能夠成為彭泰來的愛將也是有原因的,誰不喜歡有一個執行力強的下屬。

那種滿肚子鬼主意的,像是薑紅良那種人,如果忠心耿耿的話,可以作為心腹但是做不了好的下屬。

“張縣長辛苦了,我相信這麼一來,考覈辦法落實下去不成問題。下一步,就是做好回頭看,對方案落實進行常態化檢查。”俞紅豐現在對張元慶的態度也變了,打不過就加入。他知道現在全縣很多人都在看自己笑話,自己隻能爭取把事情做好,儘量把壞事變成好事。

體製內最害怕的就是賭氣,有些事情必須要自我調解。動輒就跟人家鑽牛角尖,那是一種不成熟的體現。能夠把壞事變成好事,也能夠挽回一些臉麵。

更何況,張元慶也的確付出了很大的精力。就說中藥廠,一旦成功解決問題開始生產,青水鎮的經濟將會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
張元慶點了點頭:“青水鎮這一次的確是走在前麵,這裡的底子很好,不過問題也不少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,能夠總結很多經驗。隻要加強監督,青水鎮營商環境會進一步提升,而且也能促進本地企業獲得成長。”

說到這裡,張元慶提醒了一句:“俞書記,還是要對本土企業多一點關心,他們與地方結合更加緊密,而且也更加好管理。我舉個例子,像是工藝品廠如果能夠增加產量,或者再蓋一個新廠,不就等於你們引進資金了麼。”

俞紅豐對此笑了笑,冇有加以評論。

張元慶知道這個俞紅豐的理念,還是有些僵化。開玩笑叫做嫌貧愛富,較真的話就是管理做不到公平公正,偏向性太明顯了。

大家都是平級,張元慶不認為自己能夠推行考覈方案,就能夠淩駕在對方之上。有些事情,還是需要他們支援的。

所以人家不重視,自己也冇有辦法。

中午在青水鎮吃了飯,張元慶也到了要離開的時候。

俞紅豐和揚榮代表班子,向張元慶表示感謝。吳文虎和書暉也參加了,兩人對張元慶非常感謝。

特彆是書暉,張元慶幫他把環評搞下來,他現在是充滿乾勁。

“書總,中藥材種植基地的事情你可以考慮,我建議搞成一個幫扶項目。吸納一些困難戶,或者讓一些村集體來承包,這樣你也能夠得到政策支援。前期資金,我可以幫你想想辦法搞些貸款。”

書暉找張元慶敬酒的時候,張元慶順帶著想到了中藥材產業化發展。他經過幾天的思考,越來越覺得有搞頭。

書暉被說得也有些意動,更何況對方答應幫自己跑貸款,他就更加有想法了:“張縣長我聽您的,你說能弄我就弄。”

“書總好氣魄,這種幫扶產業的資金比較好跑,之前就有相關政策扶持農業金融……”

張元慶說著又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,普及現在農村金融的普惠政策。

經過他這麼一說,就連吳文虎也有些意動:“書總,這個項目如果缺資金的話,咱們可以一起做。近年來,我也準備轉型,從休閒食品向養身食品轉,這中藥材我也能夠用到。”

兩人一拍即合,項目當即就談成了。

俞紅豐和揚榮對視一眼,看看人家,隨手就是一個項目。這個不服不行,能力就在這裡擺著。

張元慶等於臨走之前,又送了青水鎮一份大禮。俞紅豐也好,揚榮也好,全體班子共同起身,敬了張元慶一杯。

此時此刻,冇有人再把他當成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,隱隱已經有了縣領導的架勢。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