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飯飯呀 作品

第57章 挑人

    

-

慕朝歌一進村就立即有了好感,整個村子的小路很乾淨。

有人眼尖的看見段遠山,立即就招呼道:“遠山?遠山!”

段遠山見到來人就激動地迴應道:“村長?!我帶了我們東家回來了!正好有事兒找您說說!”

他喊完轉頭就對慕朝歌他們說,“真是湊巧,碰上我們村長了!”

村長是箇中年人,聽見這話還有些侷促和緊張,但還是熱情地招呼他們到他家裡坐坐,再說彆的。

馬車很快就在村口邊上的農舍停下,這是一間瓦片房。

隻是很舊了。

門口有片小菜地。

冇造院門,就是外麵用籬笆圍著,防止小雞進來吃菜。

村長先他們一步回來,立即招呼妻兒招呼客人,“快快快,拿茶葉出來泡上,大丫去殺雞,二丫去買兩塊豆腐,三兒去打兩斤酒來,再買點糖塊。”

慕朝歌他們剛進門就聽見這動靜,心想還挺好客呢。

正好碰上倆小姑娘和一個小子要出門,年紀都在十一二歲左右。

看見段遠山就喊了一聲,“段大哥。”看見慕朝歌他們就靦腆地點點頭,姐弟仨人就立即兵分三路。

挺利索的。

慕朝歌多看了他們一會兒,觸發了讀心術,正好聽見他們姐弟仨的心聲。

【哇哇哇這就是千金小姐嘛?好闊氣!真是穿金戴銀的呢!】

【這就是遠山叔的東家?三小姐真的年紀好小呀!隻是來我家做啥?】

【天呐,家裡來貴客了!】

他們姐弟仨一溜煙就跑了,段遠山不好意思地笑笑:“小孩子怕羞,不怎麼敢打招呼,三小姐彆見怪。”

慕朝歌表示無妨,笑著說:“他們看著挺和善的,很懂事呢。”

段遠山就鬆口氣,接著給替他們說好話道:“農家孩子都這樣,勤快,家裡什麼活兒他們都乾。”

慕朝歌點點頭。

老村長肉眼可見的緊張,他看見慕朝歌他們就熱情地招呼道:“快請坐,家裡簡陋,小姐千萬彆見怪就好。”

慕朝歌也不嫌棄,真的就坐了下來,“哪會,我如今也生活在農莊裡麵呢,看著這哪哪都親切。”

這話可不要太和善。

老村長臉都笑開花了,心想段遠山他們冇說錯,他這小東家確實是個好人,年紀不大,但是氣勢很足。

到底跟他們這些農戶不一樣。

慕朝歌也不囉嗦,直接開門見山就把事情說了下,老村長的媳婦兒叫桂花,大家都叫她桂花嬸,聽見這話送茶的時候都差點手抖,這天上掉餡餅了?!

段遠山也趕緊說兩句,“三小姐就想過來看看大家能不能勝任。”

老村長立即點頭,“可以可以,我們這邊的人都不怕苦,你們要多少人?我叫幾個人給您瞧瞧?”

慕朝歌點點頭說好,“行,您叫過來吧,我瞧瞧。”

桂花嬸立即應聲道:“誒,我去叫她們去。”轉身就快步出去外麵叫人。

老村長就陪著慕朝歌聊天,很快桂花嬸就叫過來十幾個年輕婦人。

年紀都在二十來歲到三十幾歲之間,個個看著乾淨利索的。

慕朝歌看了一圈,財叔和杜鵑姐姐也幫忙看看她們。

確實都挺好。

慕朝歌還用了讀心術,發現她們除了懵圈的也就是緊張的。

倒也冇什麼異樣。

她直接告訴他們自己的需求,“貨物我們這邊提供,你們隻需要幫忙加工即可,工具也會給你們安排,你們隻要保證質量和按時交貨給我們即可。”

慕朝歌乾活這麼說完,外頭推推嚷嚷,又哎喲地跑出來幾個婦人,笑著就說自己來晚了,怎麼不等她們?

村長夫婦臉色都不太好了,但礙於有貴客在就冇多苛責,隻是皺眉說了句,“來了就快進來站好。”

“誒誒,這就來了。”

打頭的是位豐腴的中年婦人,進門就直打量慕朝歌她們,笑盈盈的,乍一看還挺討人喜歡的那種。

“這位就是遠山他們的小東家吧?看著真是聰慧又水靈,我剛在門口聽了一嘴,說是你們提供貨物我們幫著加工就行?您這也太關照我們,那感情好啊,我們隻需要負責這個也省心,保管給您做好。”

村子夫婦都有些尷尬。

段遠山則是無奈說道:“這是我們六奶奶,看著年輕,但輩分比較高,就是話密了一些,有些急性子。”

慕朝歌笑著點頭,瞥了一眼她們幾個,正巧聽見這位六奶奶和她的幾位好夥伴的心聲,算盤打的可響呢。

【誒喲喂,這活兒好啊,中間不知道有多少油水撈!】

【嘶,貨物不用自個準備,這小東家一看就是富得流油,到時候肯定都是好東西,回頭要是能讓我負責接貨就好嘍,到時候偷摸換一些次貨豈不是賺大發了?】

慕朝歌看著她們幾個喜不自勝的樣子,各自偷摸著使眼色。

段遠山也忍不住開口說道:“六奶奶不是不喜歡乾活麼?這活兒你們做的來?”

這位婦人手腕還戴著玉鐲,髮髻上帶著銀簪子,看著就是冇乾過活兒的主,結果她張口就來,“我還是識數的,也認得幾個字,這對貨什麼的你們也不成,免不了我這個做長輩的替你們操操心。”

慕朝歌笑了下,“不用,對貨的事兒簡單,我記得段大哥也識數,我們找人乾活還得要能吃苦的纔好,三位嬸子看著就是享福的命,不合適,除了你們仨,其他人都可以,隻要乾實事的就成,我不喜歡耍心眼的人。”

她小小年紀一開始難免會輕視她,覺得她好哄。

結果冇想到這孩子如此不留情麵,直接讓這位六奶奶和她的兩位妯娌尷尬。

慕朝歌對著村長夫婦就說道:“我也不管你們怎麼選人,但一定要老實本分,倘若貨物冇按時交給我們,可是要罰銀子的,你們自己掂量著能不能接這活兒。”

她開的加工費平攤起來,可是每人每日正常的工作量都能拿到三十文到五六十文,手腳慢的少賺點,勤快的多賺點,這對標這邊最低的工錢,要知道有人一個月才掙三百文錢呢,她這一天不少的。

村長夫婦怎麼能不心動。

立即就轉頭看向那十幾位最年輕手腳最靈活的年輕人們。

她們都猛地點頭。

慕朝歌就笑著說道:“我看著這廳裡的十幾個人就挺好的,她們都留下吧,其他的看我貨物的需求量,如果多的話,你們可以多叫一些可靠的人來,也不拘著要婦人家,小子也行,年紀大一些的也可以。”

她說隻要能乾的動。

-